林荫街道移风易俗倡导性规范
为深入落实移风易俗工作要求,着力推动红白喜事流程更规范、民间习俗内涵更文明、移风易俗成果更持久,引导群众形成崇尚文明、勤俭节约的生活风尚,现提出林荫街道移风易俗相关倡导。
一、办理标准
(一)婚事办理标准
1.严控彩礼礼金。自觉抵制高价彩礼,鼓励党员干部践行“零彩礼”嫁娶;随礼提倡以情感表达为重,不搞礼金攀比,杜绝以礼金多少衡量人情的行为。2.简化婚宴规模。婚礼宴席提倡一处操办、一次完成,鼓励男女双方合办婚宴,宴席时间不超过1天;倡导使用普通烟酒,杜绝高档烟酒铺张浪费,菜品从简,践行“光盘行动”。 3.规范婚车与礼仪。迎亲车辆总数不宜过多,不租赁豪华轿车,行车过程中遵守交通法规,不堵塞道路、不扰民;弘扬文明婚俗,杜绝脱衣露体、恶搞新人及亲属等低俗婚闹行为,提倡集体婚礼、旅行婚礼、公益婚礼等新型婚礼形式。(二)丧事办理标准1.简化治丧流程。倡导“厚养”为先,生前多尽孝,身后简治丧;治丧期间不办宴席,提倡便餐从简,不宰杀牲畜大规模祭祀,减轻事主家庭负担;送殡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影响交通通行,不沿路抛撒冥币、纸钱。 2.倡导文明祭祀。推行火葬、生态殡葬,骨灰安放公墓,不建豪华墓、活人墓,不乱占林地耕地建硬化墓;清明节、中元节等祭奠活动,提倡鲜花祭扫、网络祭扫、植树纪念等环保方式,摒弃插塑料花、做道场等封建迷信及不环保行为。
二、示范引领
1.发挥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社区工作人员需带头执行本规范,主动抵制婚丧礼俗等陈规陋习,带动亲朋好友及辖区居民维护公序良俗,主动接受群众监督。2.加强宣传引导。街道及社区需通过宣传栏、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方式,宣传移风易俗倡导性标准,引导居民树立文明、节俭、健康的生活观念,共同营造良好风尚。
三、其他事宜
1.抵制“办事筵”和封建迷信。除婚丧事宜外,乔迁、满月、升学、谢师、入伍、购车、祝寿、开业等均倡导不办宴、不收礼;倡导神佛事活动程序从简,不搞大规模封建迷信仪式,不借神佛事名义聚集扰民。 2.抵制集资性与攀比性宴请。杜绝举办集资性宴请,抵制民间“认干爹干妈”时超出经济能力互送礼物的行为;提倡以一束鲜花、一句问候、一条信息等方式表达祝愿,减轻家庭人情负担。3.倡导喜事公益化。居民家中有婚嫁、升学等喜事时,鼓励捐资支持街道辖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帮困、社区教育等公益事业,以公益行动替代铺张宴请,传递文明正能量。
移风易俗需众人参与,文明新风靠大家共建。真诚期待林荫街道每一位居民都能成为移风易俗的参与者、推动者,通过简约之举传递真情,用文明之行涵养新风,共同建设幸福和谐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