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组织建设

林荫街道依林社区党委:红网格 微治理 暖民心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11  分享到:

       办好群众身边每件“小事”,是推动基层治理大事。林荫街道依林社区党委一直着力于拓展基层治理微阵地和提升服务群众精细度,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引领作用,彰显“红”特色,推动“红网格”基层治理阵地建设,打造温情共融的和谐社区。

党建+网格 彰显“党员红”特色

依林社区辖区共有2个居民小区,42栋楼117个单元,居民3916户,8756人,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划分6个网格。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依林社区党委以“绣花功夫”细化网格服务,对社区基层党支部进行梳理摸排,按照“一网格一支部”原则,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建在居民楼栋里,方便党员在家门口发挥作用,共设立6个网格党小组;推出18位党员中心户,选拔政治上过硬、服务本领强、群众信得过的党员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鼓励热心社区建设的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退役军人党员等担任网格党支部委员并兼任楼栋长、党小组组长,将“红色活力”注入小区网格,发挥共建共治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助社区党委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强化网格党支部治理的枢纽功能,形成“红网格”社区治理微阵地。

依林社区党委积极开展“百名党员、领百岗、诺百责”活动,居民党员、在职党员亮身份,领取社区“环境卫生监督岗、民事纠纷调解岗、信访维稳服务岗、文明新风劝导岗、政策法规宣传岗、安全隐患排查岗、社情民意收集岗”7个岗位,按照“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的原则,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目前,依林社区在册党员197名,除了年龄偏大、外地流出及行动不便的党员以外全部认领了岗位,让党员在开展为民服务的同时,提升个人责任感,努力形成“住在社区、关心社区、服务社区”的良好氛围。

党建+网格  创新“暖民心”服务

依林社区党委始终坚持以解决群众“关键小事”为根本,以“暖心服务”为目的,党建“特色品牌”为抓手,真正做到“民有所想、我有所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按照工作要求,依林社区党委推动落实网格员“三四五”工作制度:“三必到”“四必请”“五必访”日常巡查走访工作流程和管理,创新“让爱定格”暖心服务,对大病患者、高龄独居老人、信访人员、社区矫正人员、重度残疾人员、退役军人、困难党员、低保户等19类特殊家庭情况通过日常摸排、跟进,了解居民群众急难愁盼,主动扎根居民群众中,听群众所需,集群众所想。目前收集社情民意110条,走访、探望、帮扶、慰问、心理辅导等384户422人。

党建+网格  体现“微治理”成效

依林社区党委立足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社区“多元共建”服务管理模式,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坚持向智慧提升,借助12345市民热线、网格员NPA手机端事件上报、居民微信群等,构建“社区、网格长、网格员”三级纵向贯通的网格工作体系,着力打造特色亮点品牌“阳光议事厅”,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聚焦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抓早、抓小,创新“琐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矛调工作模式,积极打造“网格—社区—街道”三级协商体系,充分发挥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室”作用,遇到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上报区里协调联动解决,形成“党委牵头、居民携手、阳光议事、小区共治”的基层民主协商模式,实现辖区网格工作系统上下畅通、交流便捷。目前为网格内困难居民对接相关单位减免取暖费2户;减免物业费2户化解邻里纠纷3起;家庭矛盾纠纷2起;利用大型吸污车清理排污管道6次;新增简易充电桩76组380个充电口;安装电梯阻车系统157套;维修雨漏管5处;修缮外墙保温层2处;解决依林B区二级加压水泵房水泵及电机损坏问题;解决依林A区3号楼地下排污管道频繁堵塞问题;依林A、B两区部分楼顶漏雨做防水等问题。

下一步,依林社区党委以探索和创新社区市域治理工作为契机,细化网格服务,将网格这一最基本空间作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基本“细胞”,实现居民诉求有人听、问题有人管、困难有人帮。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上一篇】:【基层治理】林荫街道依林社区党委... 【下一篇】:【基层法治建设】林荫街道依林社区...